10月27日,国家卫健委一场聚焦“时令节气与健康”的发布会,把“网红神药”的安全底线又给大家划清楚了——不是不让买“对症药”,是别被直播里“秒治百病”的宣传冲昏头,去碰那些“来路不明的货”。
发布会上,新闻发言人胡强强的话讲得直白:“朋友圈里的‘祖传秘方’、聊天群里的‘廉价神丸’、直播里的‘特效胶囊’,这些非正规渠道的东西,别信、别买、别吃。”他特意点出,药品不是“快消品”,吃进肚子里的东西,得讲“来源靠谱”——要么去医院找医生开,要么去连锁药店买,线上购药也得认准有“网络销售药品资质”的平台。“你要是刷到直播里说‘吃这个治失眠不用睡’的‘网红药片’,先问一句:‘这药有国药准字吗?卖药的有资质吗?’”
对于家里有慢患者的家庭,胡强强还提了个“关键提醒”:长期吃降压、降糖等多种药物的人,别自己“加药减药”,也别跟风换“网红新药”。“最好找医生或药师把药单‘理一理’,优化用药结构—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不是普通人能摸得清的,乱吃药可能比不吃药更危险。”
最后他还唠了句“家常”:“药箱别往阳台堆,别让孩子够着;过期的、发霉的、有怪味的药,赶紧扔——哪怕只过期一天,也别觉得‘没坏就能吃’,药效没了是小事,吃坏身子才麻烦。”
其实这场发布会的核心就一句话:买药不是“买便宜”“买热闹”,是“买安全”。那些直播里喊着“神效”的药,吹得越响,越得留个心眼——毕竟,健康这事儿,从来没有“捷径”可走,正规渠道才是最稳的“保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