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号晚上8点半,我在重庆家里刚把小面端上桌,手机就“叮咚”响个不停——朋友圈里全是“快抬头看天!”的消息,点开来一看,西北方向的夜空里,一道紫莹莹的光带正慢悠悠划过,像有人在天上放了个巨型“紫色窜天猴”!
“一开始以为是哪家小孩偷放的花,结果越看越不对——光尾怎么这么长?还飞得这么稳?”重庆的张阿姨在阳台收衣服时刚好拍到,她把视频发在小区群里,立马炸出一堆“同框”的邻居:“我在南坪也看到了!”“我在江北,光带从观音桥上空过的!”
不止重庆,全国好几个地方的网友都捕捉到了这抹“航天紫”:四川成都的网友在锦江边散步,拍到光带穿过双子塔的瞬间,紫色光尾和城市灯光叠在一起,像科幻片里的“时空隧道”;浙江杭州的摄影博主蹲在西湖边拍星空,刚好抓拍到光带从雷峰塔上空掠过,“光尾是渐变的,从深紫到浅粉,比流星还温柔”;陕西西安的网友在城墙根下抬头,看见光带从大雁塔顶端划过,“突然觉得城墙和航天,老祖宗的梦和今天的现实,撞出了火花”。
其实这不是什么“神秘光体”,是神舟二十一载人飞船发射后过境的景象——飞船推进器燃烧产生的尾焰,在大气层里摩擦出了紫色的光。网友们给这抹光起了个特别接地气的名字:“紫色窜天猴”,有人调侃“这窜天猴也太大了,得用多少啊”,有人认真科普“这是推进剂燃烧的光谱,专业说法叫‘尾焰辐射’”,更多人在评论区感叹:“原来航天不是电视里的‘高大上’,是我们抬头就能看见的‘天空礼物’。”
作为曾经跑过航天口的记者,我见过发射塔架下的轰鸣,见过宇航员进舱前的挥手,但这次最戳我的,是网友用手机记录的“民间视角”:没有专业镜头的特写,没有解说词的渲染,就是普通人抬头时的“偶然一瞥”——可能是收衣服的间隙,可能是散步的途中,可能是拍星空的巧合,却把“航天梦”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温度。
就像一位网友说的:“小时候看神舟五号发射,觉得‘飞天’是电视里的故事;现在看神舟二十一,我居然能在自己的阳台,拍到它划过的光——原来我们的‘窜天猴’,真的越飞越高了。”
那天晚上,你的朋友圈被这抹“紫色窜天猴”刷过屏吗?你有没有抬头,接住这份来自航天的“夜空惊喜”?